Search

年假複習完這本。很多投資人覺得這本寫的比雪球好的原因在於對於巴菲特過去的投資有比較深入的敘述
  • Share this:

年假複習完這本。很多投資人覺得這本寫的比雪球好的原因在於對於巴菲特過去的投資有比較深入的敘述

三年前讀過後寫的心得:https://reurl.cc/W46L0x。當時也是寫關於巴菲特幾個比較有名的投資,這次的整理也一樣,對於這幾個投資,我覺得書中有些有價值的紀錄

兩篇雖然紀錄的主題一樣,但細節還是有很多不同

-----------------------------------------

投資案例:沙拉油事件下的美國運通

投美國運通除了到牛排館 DD,還做了這些事:去奧馬哈城的銀行和旅行社、去出售美國用通公司匯票的超市和藥局、去競爭對手那邊交談

投資案例:波克夏

買波克夏時有參觀廠房,在那邊待了兩天。肯·蔡思:他一直問不停,關於營銷、關於機器、關於我認為該採甚麼策略、公司該怎麼發展、目前銷售什麼產品、主要客戶是誰...每個細節都刨根問底

投資案例:奧馬哈太陽報

奧馬哈太陽報贏得普立茲,但這並沒有讓巴菲特太自豪,他最想要的還是利潤。當時奧馬哈太陽報的經營狀況不好,當它提高銷售價格時,發行量便遽然減少。斯坦福·立普西說:這種局面是巴菲特始料未及的。這種局面似乎也讓巴菲特感到非常驚愕,他突然如饑似渴的想要了解關於報紙的所有知識,他開始專注的研究報紙以及其他關於媒體的經濟學理論。就跟從前他在發現 GEICO 以後完全沈浸在保險業的經歷一樣,現在巴菲特如果沒能將報業從頭到尾的搞清楚就絕不會去睡覺。他了解的越深入,就越覺得奧馬哈太陽報是一家無可救藥的二流報紙,他在這裡看不到什麼光明前景...巴菲特跟朋友說:我曾經提到過在 1910 年,美國有 1207 個城市發行日報,其中 689 個城市裡有兩家或更多家相互競爭的報紙,到了 1971 年,有 1511 個城市有了日報,其中 37 個城市有兩家以上互相競爭的報紙。一家在消費者心中的認可度和社會知名度方面屈居次位的報紙只會帶來巨大的虧損,而這種虧損局面往往是最出色的管理者和最雄厚的財力都無法扭轉的...提到奧馬哈太陽報巴菲特還說:光靠有社會影響力的故事是無法確保賺到利潤的

投資案例:拯救 GEICO

拯救 GEICO 巴菲特自帶很多東西。當時約翰·伯恩需要說服監管當局給他足夠時間去擺脫危機,其次,他需要說服自己的競爭對手為他提供再保險...巴菲特讓波克夏的保險公司為 GEICO 提供了一部分再保險,同時還親自給美國保險業監管局負責人打電話

投資案例:水牛城晚報

巴菲特買進水牛城就想好要發週日版...巴菲特情緒高漲,幫助一起設計報紙版面,考慮廣告報價、制定推銷方案和定價...巴菲特會親自來水牛城會見大的廣告商和零售商,並親自審批營銷和競爭策略。巴菲特:我們拼盡了全力,我們成立了一個特別的發行小組

投資案例:可樂

買可樂是看到管理層開始專注於本業,清掉業外的投資,而且開始專心開拓國外市場,菲律賓的成功讓可樂開始加強在巴西、埃及、中國、印尼、比利時、荷蘭和英國的生產。公司也開始更關注利潤率。巴菲特投資前(1984-1987)全球銷量增加 34%,產品的利潤率從 22% 上升到 27%,海外市場的利潤總額從 6.07 億上升到 11.1 億(1984 年海外利潤佔比 52%,1987 達到 75%)...除此之後,可樂在進行股票的回購,並用資本收益率的大小來評價經理人的工作業績。1988 年後半,可樂的 PE 為 13 倍,比其他股票的平均 PE 高 15%

--------------------

除了上面這些投資案例,這次又收穫了關於巴菲特的一些細節,但這些應該只有我這種腦殘粉會有興趣,就不整理上來了

你們比較喜歡這本還是雪球?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謙虛學習投資知識 快樂分享投資理念 阿堯投資筆記部落格 http://joey980161.pix
View all posts